返回 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
知道了

目录

升序 倒序

谍影:命令与征服 共1202章

目录
阅读设置

阅读设置

手机阅读
加入书架
回到顶部

第1024章,恶向胆边生

  • 书名:谍影:命令与征服
  • 作者:拉丁海十三郎
  • 本章字数:2751
  • 更新时间:2024-10-11 22:46:01

  有人急匆匆的赶来。

  是鸡鹅巷总部的一个外勤特工。不知道名字。

  他也是自行车来的。也是骑到车轮都冒烟了。

  浑身冒汗。

  声音都是嘶哑的。

  “专员……”

  “专员……”

  着急的无法说话。

  旁边有人端给他一碗凉水。

  咕噜噜……

  咕噜噜……

  一口气全部喝完。

  连续打了几个饱嗝以后。终于是可以说话了。

  “专员,有人找你。”

  “谁?”

  “一个叫凯瑟琳的。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。”

  “她?”

  张庸摸摸自己的额头。

  得,忘记得死死的。根本不记得那个女人了。

  对了,她来是要做什么?

  哦,圣经……

  对。圣经。

  谁的圣经?晕。忘记了。

  脑子一下子短路,想不起太多的事。堵塞了。

  本来是单核单线程的脑子,却要做八核十六线程的活。担心迟早会猝死。

  冷静。

  努力清空脑袋。

  既然凯瑟琳来了。那就先去见她吧。

  好像有一个炮兵营?是吧?

  “她在哪里?”

  “六国饭店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张庸于是召集人手,前往六国饭店。

  至于现场,当然是交给陈宫澎处理。

  他不是知道一些情况吗?正好,这件事,就交给他来跟进了。

  “我?”陈宫澎感觉自己被抓壮丁了。

  “把你的人都调来。”张庸直言不讳。

  “什么人?”

  “不想媾和的人。”

  “他们……”

  “有编制的。”

  “真的?”

  “我现在全面主持复兴社特务处的工作。还是空军战略情报处的处长,兼警卫处副处长。还有一堆兼职。还有空警四团。只要是不想做汉奸的。愿意杀日寇的,都可以来投奔我。”

  “可是……”

  “担心路费?没问题。我全部解决。”

  张庸毫不犹豫。

  这个时候,愿意从平津南下的,都是真正的抗日志士。

  他们都是不愿意和日寇暗中媾和的。

  明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全面抗日,他们都是中坚。

  眼看还有十个月的时间,他必须积蓄一点力量了。

  之前的力量太零散,现在需要不断充实。

  空警四团需要充实。战略情报处也需要充实。单打独斗,终究是只有一个人。

  自己没有三头六臂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
  比如说,他在上海,金陵的日寇就会非常的嚣张。

  而他来到金陵以后,上海、杭州等地的日寇,又会死灰复燃。

  平津地区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
  之前被他狠狠的扫荡过,现在又嚣张的不行了。

  就是看准他张庸只有一个人。

  你分身乏术,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方。

  所以,需要帮手。

  需要成建制的组织。需要属下。

  与其招收那些新手,不如招收那些和日寇血战过的。

  说不定可以提前将张大彪捞走……

  哈哈。李云龙哭死。

  “还有,我们空军需要很多飞行员。”

  “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

  “平津地区有很多大学生。”

  “你需要大学生?”

  “是空军需要。空军需要很多高学历的人才。”

  “所以,你要招聘大学生?”

  “我估计,平津地区,很快就会落入日寇的手中。但凡是有血腥的热血青年,都不会继续留在那里。空军需要他们。非常需要。”

  张庸严肃的说道。

  不是信口开河。是真的需要。亟需。

  眼下国府空军的技术保障,几乎都是外国人。命脉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。

 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问题,都需要外国人到处才能解决。

  华夏的地勤,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。

  比如说加油、清理垃圾什么的。连补充武器都做不来。

  学历不够。

  知识不足。

  空军真的需要非常高的学历。需要大量的知识。

  首先一条,通用英语,就能够拦截掉大部分人。

  无奈……

  现实……

  张庸想努力改变。

  以后有个西南联大什么的。

  其实,有些大学生,是可以提前毕业的。

  可以加入空军。

  可以一边工作,一边学技术。

  真的。

  未来。有非常漫长的时间。

  至少十年!

  一个人的黄金十年啊。

  只要愿意学,绝对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。

  以后那些援华的外国技术员,其中有一部分,还是非常乐意教导技术的。前提是你能听懂。

 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,确实有很多外国友人,是愿意帮助华夏的。

  无论是苏联人,还是美丽国,都有相当多的热心人士。

  当然,那个什么大英就算了。鄙视他们。

  做好知识储备。

  迎接未来挑战。

  拿出一沓银票。

  都是从许奇峰那里缴获的。

  刚好三万大洋。全部都递给陈宫澎。

  “不够再给。”

  “这么多……”

  陈宫澎愕然。

  这个张庸,真是疯狂啊!

  出手就是几万大洋。路费好像不需要那么多……

  关键是……

  入编啊!

  有编制!

  这就意味着,可以继续吃皇粮。

  说真的,对于很多士兵来说,已经习惯了军营生活,吃惯皇粮。

  让他们离开军队,自谋生路,他们真的不行。

  他们训练的杀敌技能,也是白白的浪费了。重新拿锄头,唉……

  “人来了以后,直接到大校场机场报到。”

  “就说是我张庸安排的。”

  张庸言简意赅。

  陈宫澎点点头。

  答应了。

  “就这样。”

  张庸告辞。然后去六国饭店。

  陈宫澎拿着银票。沉默片刻。终于是开始抖擞精神。

  干!

  跟着张庸干!

  既然别人不愿意杀日寇,那就跟着张庸杀!

  在张庸的面前,没有不敢杀的日寇。

  话说,死在张庸手里的日谍,没有一千,也有八百。

  要说哪个华夏人杀的日寇最多,张庸绝对可以排前十名。跟着他,不窝囊。

  “跟他们说,不怕死的就来!我都要!”

  张庸在远处大声叫喊。

  陈宫澎用力挥手。不由自主的热血上涌!

  “我给你带三千人!”

  “好!”

  张庸朝后面挥挥手。

  表示听到了。却不敢回头。生怕露馅。

  汗……

  三千人……

  是认真的吗?

  那么多人,自己养不起啊!

  三百人还差不多……

  但是也没事。车到山前必有路。

  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,全国局势都将发生巨大变化。

  到时候,老蒋对于军队,是多多益善。

  他自己疯狂扩军。也难得允许地方军阀扩编一部分。

  至于手下的特务机构,更是急促膨胀。

  戴老板的军统,就是一夜之间,招收了数千上万的青帮子弟。从低鱼龙混杂,河沙俱下。

  总之,只要你愿意,伱能搞到钱,搞到人,老蒋都批准!

  唯一的前提,就是听他指挥。

  哪怕是名义上的。

  哦,有个例外。就是红党。

  老蒋对红党的限制,还是非常严苛的。

  至于空军……

  好像不关他事?他管不到的。

  自己作为战略情报处处长,兼空警四团团长,搞几千人,没问题吧!

  空警四团的编制,本来就有一千多人。

  如果是按照美丽国军队的团级标配,至少两千多人。甚至三千多。

  扯远了。